中华草龟是半水龟吗?
多数龟鳖类都是半水生的,中华草龟也不例外,它终年在水中活动,并且善于游泳。虽然它主要生活于水底,但常常爬上陆地,如河岸草丛、泥洞、石隙或树桩上晒壳,故有“晒龟”之称。特别是在繁殖期,雌龟上陆后选择比较潮湿的泥土或沙地,在上面掘穴产卵(一般产2~3窝,每窝2~20枚)。
在自然界中以螺贝、鱼虾、落水昆虫和水生植物为食。人工饲养的草龟一般给鱼虾、畜禽内脏和蔬菜等。食量不大,一般只在水温20~30℃(25℃以上尤其在30℃时)时吃食,每年3~11月是主要摄食期,12月至翌年2月极少进食。
乌龟的“乌”本应写作“鼋”,即古代所说的“鼍(鳄)黾(龟)鼋(乌)(蛇)”,“龟、鼋、”都是古代人们对龟类的称呼,这从它们的繁体字可见一斑:龟、鼋、,“(王+规)”字已不作为规范字使用。龟、鼋、虽然同是龟类,但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差别。“龟”字作偏旁时写作“龟”,在生物学上作为龟科的通称。
“鼋”字作偏旁时写作“鼋”,在生物学上作为鳖科的通称。是既非龟科也非鳖科而在生物学上归于鳄科的龟类。通常所说的乌龟其实应称为“龟”,也就是人们熟悉的“龟、鳖、”中“龟”,又叫甲鱼、水鱼等,在生物学上称为中华鳖,属于龟鳖目、龟亚目、龟科、龟属。乌龟为濒危动物,已被列入《濒危世界物种红色名录》。
乌龟在动物地理区系上隶属于东洋界,它的中心产地在国外,主产于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以华南和华东为主要产地,并以此为北界,向北不能逾越秦岭—淮河的阻隔继续北上。在江苏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其自然分布北界应以长江为界,据调查,在里下河的泰兴、姜堰有乌龟饲养于池塘,但不能正常生长和越冬,也未见有自然栖息的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