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过疫苗的狗会得狂犬病吗?
疫苗不是万能的,疫苗接种后,人体产生抗体能力并非100% 接种疫苗后发生狂犬病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发布了《狂犬病:疫苗、免疫持久性和再接种》的报告[1]。报告中显示,在805例狂犬病病例中,有60%的病例报告了既往的疫苗接种史;在743例狂犬病死亡病例中,57%的病例死亡前所接种的疫苗类型为活疫苗。接种疫苗预防狂犬病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但正如这个报告中所提到的,有些人接种疫苗之后,抗体产生率并不高,或者产生抗体的浓度比较低。这些个体一旦发生暴露于狂犬病毒的情况下,未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不足以杀灭侵入的病毒,就有可能感染上狂犬病。
当然,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如果接种疫苗的同时,不加强免疫(比如注射加强针剂或口服抗毒素),机体产生的抗体可能会逐渐衰减直至消失,一旦再次接触病毒,有可能会发病。如果接种后定期进行加强注射,抗体水平能够持续增高,就不会再发生疾病感染了。因此强调要及时、足量、全程接种,特别是对于易感人群来说尤为重要。
目前接种的狂犬疫苗分为两种,一种是灭活苗,另一种是基因工程苗。两者区别在于生产技术路线不同,但免疫原性一致,都可诱导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并防止病毒的侵袭。 我国目前批准上市的灭活狂犬疫苗有5个生产厂家,分别是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兰州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和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而重组基因工程狂犬疫苗仅由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一个厂家生产。
尽管现在有多家生产商,但由于研发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所有的疫苗都来源于国外的专利技术。国内的几家疫苗生产企业,都是在国外授权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和创新。 无论接种者是否曾经接种过疫苗,只要按照程序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免疫后95%以上的受种者都能够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对避免狂犬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