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是不是狗传播?
人患的包虫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患泡状带绦虫的狗、狼、狐狸等食肉动物排出的虫卵,通过污染饲料、饮水、皮毛等经口感染人,虫卵在人的小肠内孵化,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可被带到人体任何部位(主要是肝脏),形成囊状的包虫病(包虫学名为包虫囊);另一种是裂头带绦虫的绦虫寄生于狗、狼、狐狸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其孕卵经粪便排 出,主要污染羊的饲料(牧区一般是被污染羊的肝脏)后,羊吞食而感染裂头蚴,此幼虫在羊的组织内发育成棘球蚴。人误食了患病羊的肉或其它组织,棘球蚴便在肠道内继续发育为裂头蚴,使人在肠道内患包虫病,成为绦虫病病人。因此,狗是泡状带绦虫病的第一宿主,在牧区有牧羊犬感染泡状带绦虫率很高,人患泡状带绦虫蚴病(包虫病)基本上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绦虫病则在农、牧区均可发生,但牧区明显高于农村,因为牧区羊可感染裂头蚴的机率要高得多。
通常所称的包虫病,即泡状带绦虫病,广泛流行于我国牧区及部分农区,有悠久的流行史。该病不仅给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对家畜,尤其是牛、羊危害更为严重,可造成宰后肉、内脏废弃达1%-17%,给畜牧业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在包虫病流行区,常可达到50%。长期以来,一直被我国政府所重视,列为必须防治的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