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为什么总是叫?
刚刚来到一个新环境,尤其是独自面对生活时,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紧张、焦虑,这也是为何有些成年人会对陌生环境产生不适感,甚至出现惊慌、恐惧的情绪。对于刚出现在生活上的落差、突然面对要自己吃饭的“小狗”,幼犬们感到的紧张和焦虑我们是不难想象的。而人的情绪表达方式除了语言外,最多的就是行为,这也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大特征。不过,在这些行为中,与焦虑相关的表现主要集中在负面情绪的表达中,而正面情绪则相对较少。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例如当一个人非常高兴的时候,他会笑得合不拢嘴,甚至还会唱歌;当一个人十分愤怒的时候,他会咬牙切齿,面露凶光。而我们今天所说的这种矛盾的情绪,则主要表现为动物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表现形式。那么让幼犬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对幼犬而言,离开祖辈留下的“家园”,背上行囊背井离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最令它们失望的是竟然被分割开了与父母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幸福生活”。试想,一个刚刚由大人哄着入睡的小孩子,一觉醒来发现睡在另一个陌生的房间,陌生的环境,而且大人竟然都离开了,而且永远不再回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残忍。可是生活就是这样,它不会因为你是幼犬而对你特别眷顾,所以你要坚强,学会独处,学会保护自己。所以,幼犬来到新家庭后的头半个月正是它们的“焦虑期”,这个阶段由于环境的不适应造成的焦虑状态是造成幼犬不停叫唤的主要原因。
焦虑,它的全称为“焦虑症”,这种精神障碍特征为:紧张,担心,不安,带有恐惧成分,面对困难与矛盾心理准备不足;在想象和意识中意识到可能遇到困难或波折,担心和害怕,但没有充分理由。焦虑也可反映出一个人对于处境感到难以应付的不安感觉,这种不安感觉常源自缺乏自我能力的感觉,或缺乏对处境控制的感念,故常伴有显著的运动性不安。所以,幼犬的焦虑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新环境时,对其陌生感的焦虑,以及对独处和寂寞的不安。
那么,当我们了解了造成幼犬焦虑的原因后,我们再来想想看,作为主人:我们该怎么办呢?是天天守在幼犬的身边、以哄孩子的姿态满足它紧张的需求?还是以“三严一变”的方法解决问题?还是漠然处之,让它由着性子瞎叫唤?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就是对一件没有做的事情总认为是噩梦,而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总会淡然处之。而动物不会反思,它们只会焦虑、恐惧。所以当它们不断地对着门狂叫的时候,对于幼儿时期留下的印象——门就是危险,而叫喊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当然,这种对幼犬的虐待方式,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主人对自己的无法控制而产生的烦躁和对幼犬缺少感情的一种渲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