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便便正常什么颜色?
狗狗的粪便也是身体语言的一部分,了解狗狗不同状态下的便便含义,可以帮助主人更好的照顾狗狗! 正常的成犬干燥、坚硬且呈条状,每日排便三次左右; 进食食物后45分钟左右排便一次;
在运动或玩耍后,或者空腹时间较长(超过12个小时)后排便,粪便的形状和量会有所变化,但应该保持一定的硬度; 如果是幼犬,则软便次数较多,一天可达数次。随着生长,会逐渐变得和成犬一样。
如果狗狗出现腹泻症状,粪便中含有黏液、血液等,一定要及时带去医院就诊。 除了观察粪便的颜色、形状,还可以通过嗅闻味道来判断狗狗的健康状况。比如刚吃坏肚子,拉出来的粪便可能会有臭味;如果消化不良,粪便可能带有酸味;如果有肠道寄生虫,粪便可能会带有异味。 如果发现狗狗粪便中的某一成分丢失或者增加(尤其是成年狗狗),并且长时间没有恢复正常,就需要注意是否患了某些疾病。例如,吃了过多的肉类,导致粪便中有大量脂肪,需要检查是否有胰腺炎;摄入的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过多,会导致含硫氨基酸排出量增多,在大便中可能有未消化的蛋白质残渣,此时应调整喂食策略。
总之,通过长期观察、记录,是可以发现狗狗健康隐患的蛛丝马迹的。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