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积食怎么治疗?
一、药物治疗 对于因饮食不规律造成的急性胃肠炎,需要立即禁食,让胃肠道充分休息。如果呕吐腹泻症状明显,可以口服补液盐溶液(药店有售)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有腹痛剧烈者,可口服山莨菪碱片(654-2)解痉止痛; 如为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炎,则应采取针对性的药物杀灭致病菌,并配合助消化药予以治疗。
对于长期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肠功能低下,也可服用一些增强胃动力的药物,比如多潘立酮混悬液(吗丁啉)10ml每日3次;或西沙比利(泰美诺)5~10mg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 特别提醒:由于婴幼儿各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脏解毒功能差,肾脏的排泄能力弱,使用任何药物均应慎重,剂量更小,疗程更短。
二、中药治疗 如果属于脾胃虚弱型,症状表现为少食、嗳气(打嗝)、厌食、腹泻、大便泡沫样并有酸臭味,可用健胃消食片、小儿健脾散等中成药。另外,还可配合艾灸中脘穴(肚脐正中直下约4横指处),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也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达到消积化滞的目的。 如果是湿热蕴结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干结、腹泻次数较多且脓血便明显,伴有发热、口干喜喝凉水、口臭、舌苔黄腻等情况,则可服用葛根芩连汤(处方来源于《伤寒论》):金银花9g,连翘9g,赤芍9g,板蓝根9g,紫草6g,蝉蜕5g,生地6g,甘草3g。
三、推拿治疗 家长还可以学一学小儿推拿,对宝宝进行自我推拿,帮助宝宝改善消化道功能。 操作如下:
1.推脾经:位于拇指末节侧面,从指尖往指根方向直线推进。
2.揉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
3.揉足三里:屈膝,大拇指点住膝眼下部,其余四指放在大腿外侧,然后食指与中指并拢,同时用力,按揉膝下凹陷中的穴位。
四、家庭护理
1.合理喂养:纠正不科学的喂奶方法,避免让宝宝吃得太饱、太急。 2.腹部保暖:平时注意宝宝腹部的保暖,以免受凉引起消化不良。
3.适当运动:鼓励并协助宝宝进行适当运动,以增加肠胃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