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充血怎么办?

雍雪凌雍雪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养鱼的过程中,鱼体出血是很常见的问题。引起鱼体出血的原因很多(比如水质污染、病菌感染等)但是很多新手鱼友在处理时却只会一味下药,其实有些时候只要调整一下养殖方式就能很好的解决。今天阿涛就和大家分享3种原因引起的鱼体出血以及处理办法!

1、寄生虫

当鱼类感染了寄生虫后,由于寄生虫的幼虫期需要在水中游动,因而很可能会损伤鱼的体表或者是内脏造成出血点。这种情况我们常称为“寄生虫性出血”。 常见的寄生虫包括寄生虫中的纤毛虫类和寄生虫中的异尖线虫。

(1)对于体内寄生虫我们可以使用阿苯达唑来进行治疗;如果用药5天后不见好转,应该立即换水,之后继续全缸施药。

(2)对于体外寄生虫我们可以全缸投放抗寄生虫药物杀死虫体,之后注意保持水质清洁。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所用药品的安全性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的观赏鱼而言,如果我们随意滥用药物,很可能导致它们出现中毒现象而加重病情。

所以大家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选择合格品牌,并且按照量来喂食。

2、病菌 当我们的鱼儿患有水霉病、烂鳃病或细菌性肠炎等病症时都会导致鱼儿出现体表出血的情况。对此我们应该先确诊病因并及时药物治疗。 对于细菌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我们可以投喂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情况严重则可以全缸投药。

但是对于病毒和真菌引起的疾病,一般无需全身杀菌,只需将病原体杀灭即可。 对于已经感染的病鱼应及时隔离,并予以治疗。对于水体也应适当用药进行消毒处理。

在日常养护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保持鱼缸清洁,及时更换新水,并控制投喂量以利于鱼儿消化。

3、外界刺激 当我们的鱼儿受到惊吓、水温骤变或者经过长途运输后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而导致体内循环不畅,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裂从而造成出血。 对于这种由于应激导致的出血我们只需要加强饲养管理,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就可以自愈。但是如果出血比较严重,也可以适量投喂一些止血药物。

厉娜美厉娜美优质答主

鱼身上充血在夏天比较常见,一般是水质亚硝酸盐或有机物超标所致,处理的方法是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并投喂饲料中加入维生素或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等保健药物进行喂养。

水生动物疾病,一般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疾病,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创造良好的水质环境,增强鱼体本身的抵抗力,防止条件致病菌侵入,是水生动物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治疗时应根据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配合水质改良剂,以控制水产池塘中的疾病发生。此外,还要做好水产池塘中的食场消毒工作和食台观察工作。

鱼体充血是鱼病症状中的一种常见症状,许多病害,如竖鳞病、弹涂鱼缺氧症、细菌性败血症、竖直病、水霉病、赤皮病、流行性出血病等等,都会出现不同部位的充血症状。因此,水产养殖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需从鱼体主要充血部位入手,进一步确诊病害,对症下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