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睡觉需要什么用?
兔子的“睡觉”实际上是一种低耗能量、快速恢复精神的“假寐”状态,这种状态下兔子的大脑皮层与其它中枢部位的神经元保持一定水平的兴奋性,因此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循环和排泄等。 有研究显示在睡眠过程中会有一系列涉及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对免疫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1]。例如,与清醒状态相比,进入睡眠状态的动物(包括人类)T淋巴细胞上CD38、CXCR4的分子表达有所增加而MHC-II类分子的表达则有所降低,表明这些基因参与了适应性的免疫功能调节过程。与清醒状况相比,睡眠过程中动物体内NOS(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但细胞内亚硝酸盐水平明显升高这表明在睡眠状态下机体可能通过诱导NOS合成NO并进一步激活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引起cGMP浓度的增高进而激活蛋白激酶通路使相关基因表达改变增强免疫功能。
有研究报道在睡眠过程中动物体内β 淀粉样肽含量显著下降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则有所上升,说明睡眠可能会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而最终影响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可能是通过作用于γ 氨基丁酸A 受体的γ 亚基实现。也有研究发现,与清醒状态相比,睡眠状态小胶质细胞IL-6mRNA 的表达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 和IL-1 β mRNAs 表达无显著差异,提示睡眠可能在转录水平抑制全身炎症反应。
有实验显示小鼠连续9 d 睡眠后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 对抗原的刺激能力显著减弱,且需要更长的时间(>2 周)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这提示长时间睡眠不足可能会造成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显著下降。然而目前关于睡眠与宿主防御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慢性睡眠不足或睡眠剥夺方面对于急性睡眠与宿主防御关系的研究却少有报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