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后哭闹呕吐怎么办?

付馨敏付馨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孩子打完疫苗出现呕吐,很多家长会很担心。其实,在孩子打完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一般是短暂的,经过几个小时或是1-2天会出现一些胃肠道反应。作为家长只需做好保健就可以。那么,打完疫苗后孩子哭闹、呕吐该如何处理呢?

“打完疫苗后,宝宝又哭又闹,到了晚饭时间还不停地呕吐,我一看不对就带她去医院,结果医生说是疫苗的不良反应。”带着刚打完疫苗哭闹不止的女儿,张女士一把推开了疫苗咨询窗口。

这两天,有不少人跟张女士有同样经历,他们在孩子打完疫苗后,出现了呕吐、发烧、困乏无力等状况。据了解,连日来有数百个孩子打了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为此,南京市儿童医院接种了15000多个孩子,出现不良反应十几例。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解释说:“市民不要太担心,这是疫苗对人体的一种刺激作用。”

据介绍,疫苗分两类,一类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定要打的;另一类则俗称“免疫跳票”,是居民自行选择的。前者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等,后者包括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除水痘疫苗外,一类、二类疫苗都接种在手臂外侧。专家提醒,家长带孩子打疫苗时,一定不要强压孩子手臂;打完疫苗后,一定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才能离开。

据介绍,儿童接种的疫苗类型不同,反应也不同。乙肝、卡介苗等疫苗接种后常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硬结等反应,但一般一两天后就能缓解。而灭活疫苗反应较弱,但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反应,如过敏性反应、休克等。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相对更严重些,不过一般几天后症状就能缓解。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刘华主任医生解释说:“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一般短期内不会危及生命,所以接种时家长不要太紧张。”

打完疫苗后,家长该如何处理?

1、过敏反应

注射疫苗后,出现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过敏症状,这种情况下,应该立刻用肾上腺素针针头刺破皮肤,用棉签或手指挤压出血,直至流出黄色液化分泌物。如果没有过敏反应,可以不用担心。

2、局部红肿、疼痛

接种疫苗后,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和瘙痒,一般一两天就会自然消失,不用担心。如果红肿范围扩大,可以抹一些雷凡霖药膏。如果出现水泡,需要消毒,避免破损感染,也可以用雷凡霖药膏保湿。

3、发热

疫苗本身是减毒或灭活的细菌或肿瘤细胞,身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会有可能发热。多数情况下,发热发生在接种后2~4天。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下,建议多喝水,穿上稍宽松一点的衣服,减轻身体负担。38.5摄氏度以上,可以吃退烧药,如果退烧药半个小时后仍退不下热,建议去医院就诊。

4、恶心、呕吐

在接种后半小时,出现恶心、呕吐,建议立即就医。

5、晕厥

疫苗接种的全过程,家长一定要陪在孩子身边,接种疫苗后半小时内,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脸色苍白、皮肤湿冷、手脚冰凉,应立即平卧,同时报告医生,迅速进行抢救,让小孩保持头部低垂,胸部平整,保持呼吸通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