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狗狗发抖?
引起小狗发抖的病因有很多。 按照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度。
1. 生理性颤抖 多见于初次换牙的小狗和新来的小狗,常发生于寒冷或恐惧时,情绪波动时颤抖的程度会进一步加重,但不影响运动和进食,停止刺激后迅速恢复,这种属于生理性的原因引起的颤抖通常无需治疗。但如果受到强烈刺激持续不缓解,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了。
2. 病理性颤抖 可由各种疾病引起,根据病因又可分为感染(炎症)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肌肉接头)性和代谢性等几类。其中,感染(炎症)性因素占绝大多数,如犬瘟热、细小病毒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肌肉接头)性因素次之,包括脑炎、脑出血等疾病;代谢性因素较少见,如低血糖、维生素缺乏等。 由于不同的疾病引起的颤抖表现有所差异,例如有些疾病会导致小狗痉挛(突然性、阵发性肢体伸直、全身抽搐),而有些则会引起斜颈(头歪向一侧,颈部僵硬、疼痛,不能自主抬头)。因此需要主人仔细观察狗狗的情况,判断是生理还是病理性的,再做出相应的处理。
3. 急性颤抖 多发生在感染(炎症)性疾病期间,严重时出现高热、昏迷及抽搐,若不能及时治疗,可能发生死亡。
4. 慢性颤抖 多由慢性感染(炎症)性疾病引起,症状表现为进行性消瘦、营养不良、精神萎靡、动作迟缓等。虽然不一定每患一种疾病都会引起颤抖,但是一旦患病,往往就会出现“病来如山倒”的局面,全身都可能受到影响,所以在平常一定要照顾好狗狗,避免它们受凉感冒以及遭受惊吓,注意合理的膳食营养,让狗狗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