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贫血是什么原因分析?
先来讲讲导致狗狗出现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通常来说,可归纳为两大方面原因,一个是内在因素,另一个则是外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先天性血液质或造血器官障碍、维生素缺乏(B12、叶酸等)、代谢病(糖尿病、尿毒症等)、寄生虫病等。以上病因导致的狗狗贫血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消耗,一般病程较长且不易恢复。
外因性则包括:出血(呕血、便血、流产等)、外科手术、外伤等原因使血液丢失;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异食癖而摄入异物等情况,都会引起急性贫血。此类疾病引起的失血性贫血多是突发,表现较为显著。 当然,有些情况是属于混合性的,比如慢性胃肠炎会导致营养吸收不好,造成营养不良性贫血,同时也会有慢性失血的情况存在。
除了找寻病因,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关于贫血的诊断方法,这在我们后续的治疗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狗狗的贫血,我们可通过观察及临床检查判断其严重程度并寻找病因。 严重的贫血可见于皮肤、黏膜苍白,呼吸浅快,心率加速,精神状态差。
当机体处于轻度贫血状态时,往往不容易被察觉;直到贫血程度相对较严重,才逐渐表现出上述症状。 通过血液化验也可帮助我们诊断贫血的程度,发现潜在病因。通常有血液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和铁离子水平等指标。这些项目可以在确诊病因的前提下,帮助医生评估病情,调节用药。 如果怀疑是消化道异常引起的贫血,还可进行放射检查。
对于贫血治疗的原则主要是补充缺少的成分,例如: 对缺铁引起的贫血,应及时补充维生素E,增加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的摄入;对胃肠道功能欠佳的犬,可适当使用助消化药,如益生菌、胃动力药等。 如果是溶血性贫血,则需要寻找诱因,排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并去除。如果是因为食物过敏所致,应及时更换食物品种。若由于传染性疾病引起,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若是由于内科疾病或是肠道寄生虫病引起的贫血,应在治疗原发性疾病的基础上,加用促进造血功能的药物,以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