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狗驱虫多久可以再区?
我们要知道狗狗的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 体内寄生虫主要存在于胃肠道中,根据其生活史的不同又可分为寄生虫两类:蛔目、绦目。 蛔目的寄生虫如蛔纲、异尖科等,这些寄生虫的幼虫可以在寄生虫消化道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并分泌毒液侵入到血液内脏器组织引发疾病。 而绦目的寄生虫较之于蛔目来说对犬的危害性要大一些,因为它身体呈带状,且可以在肠道内自由伸缩蠕动,从而更容易钻到胆道或者胃肠道的皱褶里并诱发急性炎症反应。
当然,不管是蛔目的寄生虫还是绦目的寄生虫,我们都可以给它服用相应的驱虫药将其杀灭。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寄生虫有个特点,就是当其感觉到外界环境不适合其生存时,它会跑到胆道或者胃肠道壁里去“躲猫猫”,从而导致在驱虫过程中,我们很难将其全部消灭。 而这种情况就会为寄生虫再次滋生繁殖造成可乘之机。
在给狗狗驱虫后,最好给其灌服适量清水清洗胃肠道,以冲淡消化道的粘液,扩大清除寄生虫的范围。 除了体内寄生虫外,我们还需要帮助狗狗杀灭体表的寄生虫,比如蜱、虱子等。 一般采用体外驱虫剂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了。 不过,由于狗狗本身是寄生虫的温床,特别是对于蠕目类的寄生虫(蛔目的、绦目的)而言,一旦一个地区存在该病原微生物的宿主动物或中间宿主,则很难将其彻底根除。
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至少每3个月给宠物狗做一次体内驱虫,每半年做1次体表驱虫。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寄生虫总是存在一定概率的复发可能性的。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做好相关的卫生工作,杜绝寄生虫的滋生环境和传播途径,是我们预防寄生虫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