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狗有多少品种?
我国现存的犬品种有40个,根据基因分类,这些犬属于83个遗传亚群中的69个,其中约57%的犬属于2个野生近亲祖先——亚洲野狗(Canis lupus pallipes)和蒙古野狼(C. lupus campestris)的后代;43%的犬属于另外1个祖先——古代欧洲野狼(C. lupus occidentalis) (Rushmore 等,2010)。 与人类一样,犬的种族也在持续演变。目前犬的品种间基因流动程度非常高。大多数品种的犬,比如西伯利亚雪橇犬(Siberian Husky)、德国牧羊犬 (German Shepherd Dog)和爱尔兰雪达犬(Irish Setter),它们的基因组50%以上是异质性(heterozygosity),这意味着每个基因型只占全部基因型的二分之一。大多数人的基因组也只有一半是他们自己基因组的独特基因型(Haplotype)。在犬群中,大约有一半的基因来自西方祖先,另一半则来自东方祖先(Luo 等,2012b)。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间基因流动都如此充分(Gene flow is not equally extensive among all breeds)。有些杂交历史较远的动物往往保留了较多的遗传变异,这在基因水平上表现了“近亲繁殖指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较低。
例如,松狮犬(Chow Chow)的ICF就比较低,而罗威纳犬(Rottweiler)就比较高。IUCN统计了世界各地的犬舍中繁育犬的遗传结构。大部分犬种在育犬时采用杂交方法来保持品种的多样性和独特外观,防止退化现象发生。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犬会因为外来公犬(foreign breeding stock male)的引入而导致其遗传多样性逐渐丧失。
例如,在日本,人们用德国牧羊犬的公犬配日本土著犬的母犬,试图得到体型更小、更适合在城市生活的犬。这种杂交策略成功了,但这种成功也导致现在日本所有牧羊犬品种的全部基因池开始缩小。
另一个例子是英国塞特猎犬(English Setters),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猎犬,源于一次偶然的杂交——一只猎狐犬和一只火鸡犬交配,产生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形状和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