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吃什么消炎药?
一般手部受伤,我们常通过局部处理,预防伤口感染,同时口服或静脉点滴抗生素治疗。那么口服或注射的抗生素应该以什么为标准来选用呢? 答主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据损伤的程度选用;二是根据患者就诊时的症状和体征、既往用药情况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等选择。
(一)根据损伤程度 1.清创后缝合 对于表浅的擦伤,创口清洁,未破坏肌肉组织,无广泛出血者,可清洗创口后,碘伏消毒,尽量清除污物及异物后,充分暴露创面,行清创缝合术。由于清创是去除全部污染物,包括微生物、异物、腐蚀性物质等,因此术后无须使用抗生素。但是对于有感染高危险性因素的患者,如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者、老年人等,可于术后给予口服或静脉注射抗菌药物3~5日。
2.骨折与关节脱位 因创伤导致机体防御机制减弱,发生细菌感染的机率达到6%以上[1]。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应早期识别和诊断,并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损伤,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般主张采用局部处理辅以全身支持治疗的方法。对于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者,宜早行清创术,同时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对于晚期(伤口愈合后)发现的感染性病灶,可采用手术清除,使残留的感染的骨段或断端彻底清理,重新覆盖新鲜肉芽组织,以达到治疗目的。而对于闭合性骨折患者,若临床检查提示存在感染征象,应及时采取相关手段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并对症治疗。
【特别提醒】 对于婴幼儿、儿童骨折患者,由于其免疫功能低下,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一旦诊断为骨折,应立即给予适当治疗。
(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 在正确选用基础药物的基础上,还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既往用药情况等因素酌情增加剂量,以防交叉感染,特别是对于一些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多、体质差的患者更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