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游猫鱼种类都有什么?
在反游猫项目中,我们接触和测试过近150种不同种类的吸鳅,由于这些吸鳅的原始栖息地不同加上我们在野外很难找到足够的样本用来做进一步的分类研究(尤其是一些体型较小、个体数量较少的物种),所以之前对于它们的分类都是基于形态学上的鉴定 随着项目的开展及所采集物种数量的增多,我们发现有一些以前被归为一类或几类的物种其实应该属于不同的物种,甚至包括部分之前被认为是没有性别的物种显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项目结束后我们重新审阅了以往的数据并进行了新的分类,同时基于新的分类写了最新的目录。
目前我们所知的反游猫鱼物种有148种,可分为26属(图1)。其中3个属的单型物种,另一个属有两种物种。所有物种中,79%的生活在美国西南部到墨西哥西海岸的河道、溪流及湖泊中,12%生活在北美以外的地区,另外8%尚未确定原产地。
图1. 反游猫鱼的分类树状图。
所有的反游猫鱼都拥有细长的身体,一般呈橄榄色或灰色,身上有不规则的黑色条纹,腹面白色。口唇上长满胡须状的触须,用于感知周围的振动和探路。大部分的反游猫鱼都具有鱼鳃,但某些物种会因为生活环境改变而失去鱼鳃(如Minytrema)。它们都有两个胃,但是只有一个肠子。雄鱼的肛门前有一个角质刺,雌鱼则没有。
反游猫鱼类中大部分物种的雄鱼都会展现出华丽的婚羽(图2),当繁殖季来临时,雄鱼会从背部鼓出一个囊,里面充满美丽的彩色羽毛,在求偶过程中,雄鱼会展开这些彩色的羽毛向雌鱼“展示”它最美的一面,以求得交配的机会。有些物种的雄鱼具有非常长的婚羽,这些长长的婚羽在求偶时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孔雀的翎毛,可以充分展示雄鱼最美的体侧和尾部,增加求偶的成功率。
图2. (A)雄鱼扇动身上的婚羽向雌鱼表达爱意;(B) 有些物种的雄鱼具有很长的婚羽
白斑角婆牙
白斑角婆牙(学名:Leiarius jordani)为丽塘科角婆鱼属的其中一种,又称波奇猫、黑白猫、虎皮猫,是受欢迎的热带观赏鱼品种之一。
白斑角婆牙之雄鱼的背鳍及尾鳍较长,且色彩较为艳丽。雌鱼则色彩较暗淡,而且腹部较膨大,雄鱼会追逐雌鱼。在繁殖期内,水温保持在25℃左右,雌鱼会在沉水草叶上产卵,然后由雄鱼负责在卵上受精和在卵上覆盖黏液。产完卵而受精的雌鱼会游离,雄鱼会继续守护在卵上,直到幼鱼孵化出来为止。初生的白斑角婆牙体型纤小,可喂以丰年虾幼体等为食。
小丑鼠鱼类
小丑鼠鱼原产于南美哥伦比亚及委内瑞拉等地的亚马逊河流域。它们的栖息环境水温为22至27℃,偏酸性(水体pH值5.0至7.0)、低镁、低碳酸盐硬度的软水,水质稍浑浊。食性杂。性情较凶猛、好斗。
小丑鼠鱼体色主要为黑色及红色,部分体表具白色斑点,而幼鱼的体色以黑色为主,随生长体色逐渐变得鲜红。须3至4条。口裂较大。体长40至50毫米。常见的鼠鱼品种还有斑点鼠鱼、红嘴鼠鱼、白头鼠鱼等。
斑波奇丽塘鱼
斑波奇丽塘鱼(学名:Apistogramma agassizii),又称红斑猫或斑波奇、波奇丽塘鱼,为丽塘科丽塘鱼属下的一个品种,是受欢迎的热带观赏鱼品种之一。斑波奇丽塘鱼分布于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生活于沙底的缓流水域。
斑波奇丽塘鱼体色呈暗黄到橙色,腹部中央有一横贯身体的黑色带纹。雄鱼嘴部鲜红,背鳍及尾鳍延长,且色彩斑烂。雌鱼体型较小,体色较暗淡,腹部的黑色带纹较明显,而且无须鳍。幼鱼与雌鱼的色彩相似。
斑波奇丽塘鱼适宜在水温22至27℃的中性或微酸性的软水中生活。它们的食性较杂,且十分贪食,属于较易饲养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