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和兔子是同种类吗?
不是同一个物种,而是近亲(近亲繁殖会产生遗传病,所以人工养殖的种兔要定期杂交)。 从形态上,獭兔头部较小,眼睛较大且突出,耳朵较短而且圆且厚,四肢短小,体重偏大;而野生型兔子(家兔)头比较大,眼睛比较细且深,耳朵比较长也比较尖,四肢修长,体形比较小。当然,这些都是外观上的特点,容易分辨。 关键是:
1、基因不同:已发表的兔基因中96%属于獭兔,只有4%属于野兔。因此说獭兔是家兔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反过来就说不上了,因为遗传多样性不足,所以不能排除有极少部分野兔含有50 %以上的獭兔基因。这就像人类基因一样,绝大多数人都带有三分之一的黑基因,但纯黑色的人还是不多见。
2、基因组测序结果不同:已报道的獭兔基因组与家兔的差异有17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共有338个差异氨基酸;而野兔则差异更大,有389个SNP位点和848个差异氨基酸。虽然这些差异在两个种属之间起到了一定的分隔作用,使它们能够正常繁殖并维持了一定数量的基因流动,但依然有很多基因是在两个种属之间共通的。
兔子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共有80余种,我国有13种。
从毛色上分,有3类:第一类是毛色一致的纯色毛,如纯白色、纯黑色、纯灰色、纯褐色、纯红褐色等;第二类是两种毛色交织在一起的,有黑白花色、黑褐花色、黑灰花色等,并称为杂色毛;第三类是毛色在不同部位分段变化的,如在白毛或黄毛的背部上有褐色的毛纹,或在通体褐色毛上胸部、腹部是白色毛的,称为点彩毛,并将有黑色、褐色毛纹的也称为麦穗毛。
从被毛长短上分,有4类:第一类是长毛兔,如安哥拉兔,它的长毛在一年生长期中可以生长10~15厘米;第二类是秋大衣毛,指具有20%~30%的绒毛,80%~70%的粗毛,秋季毛衣加厚的绒毛,如日本白兔、青紫兰兔;第三类是厚大衣毛,指具有35%~55%的绒毛,65%~45%的粗毛,在春夏两季都能加厚的,厚大衣毛长而且密,如北京白兔、加利福尼亚兔;第四类是薄大衣毛,指具有45%~55%的绒毛和55%~45%的粗毛,只有夏季厚而冬季薄的毛衣,如美国肉兔等。
在人们饲养的家兔中,按体型不同,有小型的日本天草兔和大型的美国加州兔、长毛兔;按皮毛主要颜色不同,有美国肉兔、比利时兔、新西兰白兔;按背脊颜色不同,有云南白獭兔、北京白兔和四川白兔;按腹毛颜色不同,有青紫兰兔;依毛色斑点不同,有沙肝兔及虎斑兔等。
可见毛色及体型是家兔品种分类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