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虫病有什么症状兔子?
球虫是原虫类寄生虫,幼虫期在消化道中发育成大小为3um的孢子,此时幼虫能抵抗胃肠道内的消化液而不被消化,当虫子发育到5um时,孢子开始破裂,幼虫从中脱出并进入消化道壁的上皮细胞内,开始新的感染周期。 由于幼虫可不断增殖,因此感染初期虫体数量较少时,一般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虫体数量的增多,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适,如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等,如果肠道受损严重,可导致胃肠蠕动减慢甚至停止,从而发生肠梗阻或肠麻痹(肚子大,拉不出屎);如果侵害肝脏,可使肝细胞发生病变和坏死,导致肝功能障碍和吸收障碍,严重时可因肝功能丧失引起死亡。 兔球虫病根据寄生虫的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肠炎型、胃炎型及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临床表现有轻有重,主要与感染的病原菌株及其毒力有关,同时也与环境、护理等有关。
一. 肠炎型球虫病: 此型的病原体主要为嗜内脏杆菌,少数为副嗜内脏杆菌。 1.急性型: 病初精神不振,行动迟缓,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腹部膨胀,不食,饮欲增强,但饮水量不多,肛门周围被尿染成黑色,腹壁触诊可发现腹肌较僵硬,轻度压痛,尤其以右侧结肠部明显,部分病兔可见排黏液便或水样便。
二. 胃炎型球虫病: 此型的病原体主要为异尖线虫,其次为蛔目的一些寄生虫。 病初精神不振,不愿走动,饮食减少,渴欲增加,饮后尿频且多,尿色深黄,腹围增大,逐渐消瘦,贫血,皮肤弹性减弱,被毛粗糙无光,个别患兔可能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20%左右。病程一般为7~14天。
三. 混合型球虫病: 此种类型的球虫病,往往是上述两型的混合感染所致。病免症状比较明显,精神抑郁,食欲差,拒食,饮欲旺盛,但饮水后并不增加体重,反而日渐消瘦,四肢无力,行动缓慢,卧伏不动,眼睛无神,结膜发炎,苍白,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体温升高至39℃以上。
预防: 做好隔离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垫料,避免接触感染。定期投喂具有杀灭球虫作用的药物。
治疗: (1)消炎: 减轻胃肠道充血水肿,防止炎症进一步发展,可用阿托品、颠茄碱、溴丙胺太林(普鲁苯辛)、氯丙嗪等药,肌肉注射或内服。
(2)止泻: 抑制肠蠕动,使用山莨菪碱(654-2)、阿托品等药,或者给易蒙停(复方苯乙哌啶)、乳酶生、鞣酸蛋白等。
(3)补液: 纠正脱水,补充机体流失的营养物质,可使用糖盐水、氨基酸溶液、维生素C等。
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