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会不会传染球虫病?
会。兔球虫病(Rabbit’s Coccidiosis)是由艾美耳属(Eimerias)的球虫所感染的一种急性致死性寄生虫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病、高热、下痢、呕吐,消化道出血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病兔死亡率高达80%以上。 目前国内已经报道的引起兔球虫感染的艾美尔属球虫有6种,即巨型艾美尔球虫[Eimeriasis (Megalospora) akamusi Takeda & Kamiya]、海兽胃线艾美尔球虫[E. intestinalis (Neospora caninum) Schraml]、小肠艾美尔球虫[E. enterocolitica (Necator americanus) Leuckart]、结肠艾美尔球虫[E.coli (Trichuris coli) Sambrook]、直肠肛门艾美尔球虫[E. analin (Proteus hainanensis) Liu et al.J]、肝胰艾美尔球虫[E. hepatopancreaticum Yang et al. J]等多种。其中由前4种球虫混合感染的情况较多见。 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各种年龄兔均易感染,但以3~7月龄的幼兔发病率和死亡最高。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和不同性别兔的发病率差异较大。一般说来,纯种兔的发病率较高,而杂交品种兔的发病率则较低;成年兔较幼兔的发病率高,雄兔较雌兔的发病率也高。
1.接触传播: 主要是被含有球虫卵囊的粪便污染了饮水或食物引起感染。也可经口腔和上呼吸道黏膜发生垂直传播。通过哺乳和母体感染的方式也有报道。
2.水平传播: 主要是在兔子之间通过直接接触而迅速传播。当健康兔与病兔接触或通过笼舍用具等媒介后,通常会在2周内感染。特别是当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兔群抵抗力下降时,更易发生大面积感染。
3.虫体内传播: 当虫体进入消化道后,由于消化液的分解作用,使虫体表面的保护膜受到破坏,导致虫体死亡,从而诱发过敏反应,出现胃肠道炎症和脱水,严重时会发生休克,循环障碍,最终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