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臭吃什么药?
耳朵里面有臭味,考虑是外耳道炎的可能大一些。与感冒、洗澡进水或者抠鼻孔导致的局部感染有关系。 建议注意保持局部的干燥清洁,不要随便的抠挖,可以用洁尔阴或者硼酸洗液清洗一下局部。同时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戒酒。 如果耳朵闷胀感明显,可以通过捏住鼻子鼓气,或者按摩耳屏的方式促进鼻鼓管畅通,减轻症状。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消炎的药物滴耳治疗,如果伴随中耳炎,需要同时输液抗炎治疗。一般可以选择双氧水或者氯霉素滴耳液点耳,每日数次;也可以服用阿莫西林等药物口服。
如果经上述方法处理,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或者通过观察发现有溃烂流脓的现象存在,则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局部肿瘤的可能性。 平时注意保护好耳朵,避免耳朵进水,防止噪音损伤耳朵。
耳鼻喉疾病包括耳病、鼻病、喉病以及颈淋巴结肿大、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鼾症、变应性鼻炎等,在我国发病率很高。例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的患病率分别高达11.3%和12.5%。由于耳鼻喉疾患发病率高、病人多,且多数为慢性疾病、易反复发作,治疗的个体差异也较大,因此,更需要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的药物治疗。特别是中成药的治疗,具有缓解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下面列举我国常见的耳鼻喉疾病中成药治疗的优势病种。
1、耳廓冻疮
多发于冬季和严寒地区,初起耳廓针刺样疼痛、肿胀,继则起疱,并有明显灼热感,破溃后流血流水、结痴,局部皮肤红紫相间,破溃处糜烂、易出血,日久呈菜花样,逐渐痂壳脱落,失去正常皮肤的肉色光泽,但一般无全身症状。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5克、白芍15克、桂枝15克、细辛10克、生甘草10克、木通15克、通草15克、大枣5枚、红花10克、元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中成药宜用桂枝合剂(口服:每次15毫升,每日3次)和当归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