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疫苗过去了吗?
没有,但是中国应该不会再有了 2010年的乙肝疫苗事件是个分水岭,之前人们对病毒性疾病疫苗的错误认知得以彻底扭转(以前人们认为疫苗副作用小且完全无害),之后国家开始加大力度监管和筛查疫苗的生产过程——当然这次事件也导致了国家对自费的HPV疫苗审查更加严格 然后就是2016年的流感疫苗事件,这个事件的起因是流感的发病率居然低于预期(可能是近十年来最低的值了),于是不少地方自作主张降低了接种率目标,结果自然是病毒在人群中大量流行 开个脑洞,如果当时严格执行疫苗接种计划不降低接种率,让绝大多数人获得了免疫,会不会就预防了后来的肺炎大流行呢? 到了2018年,国家终于对疫苗的生产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增加了疫苗抽检频次,当然这些努力都体现在了价格上 ———目前进口二价宫颈癌疫苗需要每针345元,四价疫苗需要每针798元,而九价疫苗更是高达每针1298元——但无论价格如何变化,我国政府始终本着“居民自愿并自费”的原则推广疫苗,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未来疫苗的价格会不断下降;同时我们也能通过更多的手段预防病毒的入侵,比如目前正在研究中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虽然距离上市还很久,但这意味着人类终于可以通过药物来对抗病毒了!) 所以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题目中,疫苗出了问题,但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有新疫苗问世了 作为普通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等待疫苗的过程中,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锻炼,保持营养,尤其是现在疫情期间,减少去人流聚集的地方,必要时佩戴口罩 等我们能像欧洲一样自由呼吸的时候,问题疫苗也会成为历史的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