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绦虫是什么样的?
绦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类,和蛔目的蛔目是近亲。 由于线虫纲对光照和培养条件要求较高,一般不做体外培养,而是进行体内观察。在适宜条件下,成虫可在体内发育繁殖,并排出体外。 当主人清理环境、给猫狗洗澡或帮宠物梳毛时,可能会把成虫子体或其他部位(如幼虫)清理掉,但虫体一旦进入消化道,就会被消化道内的消化液杀灭,只有少量虫体可以侥幸存活下来。 如果此时给猫狗吃了生肉或者是喝了不干净的水,则有可能导致绦虫的幼虫感染肠道,幼虫在胃肠道内发育为成虫。
绦虫的成虫呈细长圆柱状,乳白色或微带黄色,用肉眼很难看清虫体的活动,必须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一般在距虫体末端1/3~2/3处有一个淡色的圆形体,内有黑色眼球一对及口器一套,形状与寄生虫的幼虫类似,可以通过咀嚼食物将虫体送至消化道,并通过胃肠蠕动将其带到粪便处排出体外。
随着人体肠道蠕动,虫体在后肠部分停留时间最长,在此如果遇上食糜中的营养物质,可刺激其体表腺体分泌物增加,使虫体表面粘液量增多,形成透亮的薄膜,逐渐向两端延伸,最后形成一“口袋”,内容物经渗出液稀释后流入“口袋”底部,再经肛门排出。当有新的营养物进入“口袋”后,虫体表面的黏液进一步增生,在虫体和肠壁之间形成一层透明的粘性分泌层,从而保护虫体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同时还有助于虫体沿着肠壁上下移动,寻找最佳部位吸收营养。
绦虫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再生能力。当虫体随粪便排出体外后,若被消化道内溶菌酶等杀灭,虫体即死亡;若虫体未死,其体前端约1/5的部分可在缺氧情况下进行厌氧发酵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活动达数周之久。当条件适合时,虫体以每个细胞为单位进行分裂,约需24小时完成一次繁殖,经过4次繁殖,其长度可增长10倍左右。如果虫体某一部分受损,其他部分仍可继续生存,并有繁殖能力。 所以呢,作为宠物主人需要做好防范工作,以防绦虫的感染!
定期驱虫很重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