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猫咪不会叫?
“别以为你长得像猫我就不敢打你!” 猫是驯化程度很高的宠物,也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第二是狗)。在驯化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猫有一个很奇怪的特性:除了对主人温顺、对伴侣亲昵之外,它们几乎不会对其他生物发出呼喊的声音(除了幼崽会喊妈妈外)——这与它们野外时的近亲老虎、狮子等会响亮的吼叫完全不同。这难道是因为它们天生性格腼腆吗?其实不是的。
早在1976年就有科学家提出一个名为“声反射标记”的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当猎人追逐野生的猫科动物时,它们会迅速地爬到树上去,而猎人没办法把它们从树上赶下来,只好作罢。但是猎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动物虽然不会像狗一样对着主人吠叫,但却会对着树喊“救命”。声音的传送需要空气,而发声部位(声带)是需要靠空气去震动发出声音的,如果空气无法从嘴巴顺利呼出,那么发声是无法完成的。由此,这些捕猎者发现了利用一个简单的试验就能判断一只猫是否会喊“救命”——只要试着让它们张嘴,如果空气可以顺利从嘴巴流出并听到“救命”的呼声,就说明这只猫是会叫的;反之,则说明这是一只哑巴猫。
事实上,家猫并非完全不会发声,只是相对于野生状态下的虎、狮来说,它们减少了大部分声音的表达。有实验表明,在受到威胁或困于笼中的时候,家猫也会通过大叫向外界求助。只不过这种求助声音通常都很难被人耳直接听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