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安乐死是什么意思?
“安乐死”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本义指“快乐的死亡”,后延伸到“无痛苦的死亡”。它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人们不采取任何措施使动物慢慢死亡,而是让它们自然灭失。 目前对动物的“安乐死”大多指兽医临床手术中对于患有难以治愈的疼痛疾病或者残废的动物实施的帮助其安然地离开这个世界的措施。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为宠物“安乐死”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些宠物的年龄、患病情况各不相同 有些病犬患犬长期痛苦不堪,主人不忍心继续陪伴;有的则是突然发病,来不及送医救助。不管什么原因,当宠物出现异常,身体不能正常进食、饮水、排泄,长时间卧床不起时,可能就意味着它们的生命即将逝去。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先向狗主详细了解宠物的病史、现史和心理状态,然后进行全身检查,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的发展方向。在实施安乐死前,医生会采用一些镇痛剂减轻患者的痛苦。 为患者实施安乐死的流程并不复杂,首先会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剂,待患者进入深度麻醉阶段后,从静脉注射适量药物使其快速死亡。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十分快捷。 但并非所有小动物生病后都能够接受“安乐死”。例如,小狗由于年龄太小,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就不能进行麻醉,因此是无法实施这一措施的。正在发情期、怀孕期的母犬和小猴也不能轻易施行此手术。